问:
如何解释机器人是否会具备“意识”?
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人工智能和意识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机器人是由人工设计和定义的,它只能执行人类已经实现的功能,没有自己的“意图”和“意愿”。所谓的“意识”需要有主观的心智体验,机器人目前不具备这种主观能力。
2. 意识还需要感知、感情、思考三个阶段:机器人可以实现感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但缺乏感情,很难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自我检讬,这也是机器人无意识的原因。
3. 意识需要大量的常识知识和理解能力:机器人现在依靠的只是人工标记的数据,远远不足以理解人类的思维和大量常识,这也制约了意识的产生。
4. 意识还与生理基础紧密联系:大脑的神经机制、各种神经元的相互作用都与意识的产生与体验有关。机器人不具备这种生理基础,很难构建与人类同等的意识。
5. 意识涉及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思考生命与死亡,这都需要高层次的认知能力。目前机器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还处于下位阶段。
综上,机器人之所以不能具备“意识”,是因为:它缺乏主观能力和感情体验;不具备人类丰富的常识和理解能力;不具备神经生理机制;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还不足以理解人性与生命的深层问题。机器人需要在以上所有方面都进一步发展,才有可能达到人类意识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