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伊马替尼可以做索拉非尼的内标吗

答:
伊马替尼作为索拉非尼的内标物存在一定争议。主要原因有:
1. 伊马替尼和索拉非尼属于不同的药物类,作用机制不同。伊马替尼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于恶性肿瘤的细胞增殖。索拉非尼是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主要作用是下调肿瘤的miRNA,从而靶向调控肿瘤基因的表达。所以从药理学角度,两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及降解途径可能不同,不完全适合作为内标。
2. 伊马替尼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且个体差异较大,为69-97%,这会增加内标的误差,影响试验的准确性。而索拉非尼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约为90%。
3. 伊马替尼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5%,而索拉非尼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只有60-80%。高蛋白结合会使两药物的可用浓度不同,也增加内标误差。
4. 伊马替尼在人体的分布相对较广,而索拉非尼主要分布在胃肠道和肝脏,这也可能导致两药物的体内动力学不同。
然而,伊马替尼也有作为索拉非尼内标的优势:
1. 伊马替尼与索拉非尼同属分子靶向药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会产生交叉作用。
2. 相比其他可选的内标物,伊马替尼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安全性较高,方法学也较为成熟,更容易开展联合研究。
所以,总体而言,伊马替尼可以作为索拉非尼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备选内标物,但在数据解释和结果判断时需考虑到两药物的差异,谨慎评价结果。更严格的设计也可采用同时给药的双内标的方法来消除这两个内标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