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相较‘孔颜之乐’,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在德兴幸福的对象和内容两个方面有哪些开拓

答:
相较于孔子提出的“听乐”和“观乐”(《礼记·乐记》),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在德兴幸福的对象和内容上有较大开拓:
第一,在对象上,孟子把“乐”的对象扩大到普天下的人民。孟子认为“乐民”才是君子真正的乐事,君子以民众的安乐为乐,这显示出孟子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整体的幸福。这比孔子强调个人修养和享受更加开阔和进步。
第二,在内容上,孟子的“三乐”不仅包括听乐和观乐,还增加了“得 Tao”。“得Tao”是获取道德真理和实践德行的乐事,这显示出孟子对内心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视。这比孔子的“乐”概念丰富得多,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幸福。
综上,相较于孔子,孟子在“乐”的理解上有两点进步:
1)扩大了“乐”的对象,从个人转向社会,重视“乐民”;
2)丰富了“乐”的内涵,不仅在听和观上,更在德行实践上,提出“得Tao”之乐;
这两点进步,使得孟子的“君子三乐”观比孔子的“听乐”和“观乐”更具开拓性,在引导人们追求幸福和实现社会乐利上更加全面和进步。孟子的这一贡献显示了他在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推进和丰富了孔子思想的睿智之举。
所以,总体来说,孟子的“君子三乐”在对象和内容两方面,相较于孔子的“乐”观,都有较大开拓,这也体现了孟子在儒家思想上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