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

答:
文章提到鲁迅两次摇头,第一次是在1922年,第二次是在1936年。这两次摇头分别代表着鲁迅对时代和人心的不同评价:
第一次摇头是在1922年10月,在《国粹》杂志上发表《对丑时代的致敬》一文后。这次摇头代表鲁迅对时代的失望和对人心的悲观。1920年代,中国社会矛盾突出,政治腐败严重,民智未开,许多知识分子的思想也还停留在国粹和守旧的层面。这使鲁迅对那个时代和当时人心的卑劣、恶劣产生了深刻失望,因而而长吁一声和重重一摇头。
第二次摇头是在1936年,是对郭沫若《论文章的民族形式》一文的回应。这次摇头是对当时兴起的“民族形式”思潮的否定和对人心的担忧。鲁迅担心如果把民族形式绝对化,会导致思想上的封闭和狭隘,也会给当时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开揽新的时代禁锢思想。所以,这次摇头代表鲁迅对人心的担忧和警惕。
所以,这两次摇头分别代表着鲁迅对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社会现状以及人们思想状况的失望、担忧与忧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作为启蒙思想家,对人心和时代的洞察与关注。两次摇头,两种不同的忧虑,但出发点却是相同的,都是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好的方向,中国人精神面貌有更积极向上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