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答:
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南部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也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和世界遗产地。为加深对该区域的认知与保护,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组织了多学科专家对该保护区进行了系统考察与评估,形成了详尽的考察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自然地理环境:十万大山海拔在900-2200米,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保护生物地理学意义重大。发现了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其中22种为广西地方特有稀有植物。
2. 生物多样性:已记录植物约18000种,其中高等种子植物7400种;已知脊椎动物约260种。在昆虫、两栖类等无脊椎动物也有较高的多样性。发现一些新种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3. 社会经济背景:区域内有瑶族、布依族等13个少数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是广西民族扶贫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4. 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成立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已建成多处监测站点开展生态监测。但也存在监测手段单一,长期监测机制不足,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难以协调等问题。
5. 面临威胁与保护建议:破坏植被、过度开发开垦、非法采集、生态移民新老矛盾等威胁保护区生态安全。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研究与监测,提高社区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等建议。
该报告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及保护状况,对深入探明该地区生态环境与资源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发展对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