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刘党英《母亲的鼾声》一文中第14段“熬”字的作用是?
答:
在刘党英的散文《母亲的鼾声》中,第14段中使用的“熬”字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段写道:“关于鼾声,母亲是一点也不觉得困扰。她睡得香甜,熬也熬不醒。我们却被她的鼾声熬得睡不着,只能捂住耳朵,然而鼾声穿透棉花,仍然断断续续地传进我们的耳朵。”
这里的“熬”字使用两次,第一次是“熬也熬不醒”,表示母亲睡得很熟,没有被鼾声自己吵醒。第二次是“熬得睡不着”,表示孩子们被母亲的鼾声吵得睡不着,夜不能寐。
作者运用“熬”这个词,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对比,表现出母亲和孩子们在对待鼾声这个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母亲睡得很香,自己的鼾声也熬不醒她,而她的鼾声却熬得孩子们整夜睡不着。这种对比令人颇感幽默,也加深了文本的表达效果。
所以,在这一段中,“熬”字首先说明了母亲非常香甜的睡眠状态,其次刻画了孩子们被鼾声吵得睡不着的窘境,产生了对比的效果。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使“熬”字在段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达到了表达母亲和孩子在这一问题上态度差异的目的。
这就是“熬”字在刘党英《母亲的鼾声》第14段中的作用分析和理解。它巧妙的应用,加强了文字的表现力,产生了幽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