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安眠类的药物你从刚开始的有效到越来越不管用了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

答:
安眠类药物长期使用后体内产生耐药性,导致药效下降,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体内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一种药物,体内会逐渐 adapt 这种药物,产生耐受性从而减弱药效。这是因为人体在长期刺激下会作出调整,比如降低受体的敏感度或数量,以适应这种刺激物的存在。
2. 受体下调。安眠药通常作用于GABA受体来发挥镇静催眠作用。长期用药后,GABA受体表达会下调,密度和敏感性降低,对药物的反应性减弱,所以需要更高剂量才能达到同样的催眠效果。
3. 代谢加快。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人体的代谢机能会逐渐习惯这种化学物质,加速其代谢和清除效率。导致药物更快分解,血药浓度降低,药效减弱。
4. 调整生物钟。长期依赖安眠药入睡,会导致人体生物钟被改变,对睡眠唤醒信号的敏感度下降。只有在药物的作用下才能入睡,离开药物后就失去了自然入睡的能力,这也间接地减弱了药效。
综上,安眠药长期使用后效果减弱,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体对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和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受体表达改变、代谢适应加速和生物钟改变等方面。要想恢复药效,最理想的方式是停药,重塑睡眠秩序,让生理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如果必须继续用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切换不同的药物以避免耐药性,但这样也需要慢慢停药或者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