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向死而生怎么能不成仁

答:
“向死而生”是古人修身的一种思想。所谓“向死而生”,就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反思死亡,对生命的终结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生命,活得更加充实。这种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成仁:
1. 增强生命意识。频繁反思死亡,可以令人明白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从而更加珍视每一天,每一刻。用有限的生命做些有意义的事,这样可以令生命更加充实和无悔。这种看清生命真相的觉醒,可以成就人的心性。
2. 去除执念。死亡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宿命。反思死亡可以让人放下生前的许多执念,如功名、富贵等,从而活得更加自在和无拘无束。去除了执念,心灵自然会更加空寂而明澈,这也是成仁之源。
3. 培养与他人的同情。体察生命的短暂,也会让人体察到他人生命的无常。这样可以培养对他人命运的同情,成就一个包容和利他的心性,不会因为小忿小怨就对他人怀有敌意,这也是成仁之道。
4. 追求真善美。明白生命的短暂,人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真善美的可贵。这样会随时追求高尚的情操和灵魂,成就内心的安详。这种不断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也是成仁的表现。
所以,“向死而生”的思想,通过不断反思生命的无常和短暂,可以增强生命意识,去除执念,培养同情心和追求真善美的情操。这些都有助于人的心性修养和成仁。可以说,“向死而生”是古人成仁修身的一个重要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