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父母性状不同,生下的后代如果哪个数量多,哪个就是显性性状吗?

答:
父母性状不同,生下的后代数量多的性状不一定就是显性性状。这涉及到遗传学中的“不完全显性”和“性状遗传率”的概念。
不完全显性指的就是当父母只有一个具有某性状的个体时,后代不一定全部表现出这个性状,只有部分个体表现出这个性状。这是因为这个性状的表达受多locus和多基因控制,并受环境影响。
性状遗传率指的是一个性状在后代中的遗传表达频率。它不仅与这个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有关,也与这个性状涉及的基因数量和环境条件有关。
所以,父母性状不同,生下的后代数量较多的性状,其遗传性可能包括:
1. 这个性状是显性性状,并且遗传率很高,所以大多数后代都表现出这个性状。
2. 这个性状虽然是隐性性状,但控制这个性状的隐性等位基因在父母中的频率较高,所以更多后代也继承了这个隐性等位基因,从而表现出这个性状。
3. 这个性状的表达是不完全显性,它涉及的基因较多,并且这些基因来自双方父母,所以更多后代同时继承了双方的基因,最终导致表现出这个性状。
4. 这个性状的表达除遗传基础外,还与环境因素有关,后代生长的环境条件使这个性状得以在更多个体中表现出来。
因此,父母性状不同,生下后代数量较多的性状不一定就是显性性状,它可能是隐性性状,或不完全显性性状,或与环境条件有关的性状。要判断一个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需要结合这个性状的遗传率,筛选后代,并进行遗传学分析。
所以,判断遗传性状的显隐性,不应该简单根据后代的表现数量,而应考察更多遗传学参数和实验数据。一个性状的遗传方式综合决定了它在后代中的表现,这通常远比简单的数量统计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