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如何规避“先开发票后付款”的法律风险

答:
“先开发票后付款”在商业交易中比较常见,但也存在一定法律风险,主要有:
1. 发票真实性无法保证。收到发票后,买方无法确保发票真实有效,存在发票造假的风险。如果发票后续被检验出问题,买方会面临税务处罚和需要重新申报缴纳税费的风险。
2. 付款风险加大。销方先开发票,买方后付款,如果买方拒付或逾期付款,销方面临发票无法回收的风险,造成销方实际应税收入低于开票金额的情况。
3. 交易纠纷风险。如果后续双方在货物质量、数量、价格等方面产生纠纷,已开具的发票会增加争议,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为规避以上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查验销方发票申领资质。确认销方有权开具发票,发票系由税务机关核发。
2. 要求销方提供发票原件。开票后要求销方提供纸质发票原件,亲自核对发票上信息与实际交易情况一致。
3. 与销方签订付款协议。在交易开始前与销方明确订立付款条件和付款时间,要求在发票开具后一定期限内(如一周内)完成付款,有效控制付款风险。
4. 货物验收与付款挂钩。在交易中要求货物验收完成且质量合格后才付款,将付款与货物实际配送挂钩,以防止空开发票的情况。 
5. 约定发票回收机制。在交易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买方未按期付款,销方有权收回已出具的发票,以控制发票未回收的风险。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最大限度规避“先开发票后付款”模式中的法律风险,保障双方交易安全。交易各方需要约定明确的付款与验收机制,并密切配合进行交易监督,以共同关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