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他到底怎么想的?
答:
海子自杀前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我们难以精确判断他当时的想法,但可以从他的言语和行为中进行推测:
1.绝望。面对种种压力与困境,海子陷入了深深的绝望情绪。他曾在《致橡树》中写道“我终于在绝望里,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安慰”。这表明他内心已经被绝望支配。
2.疏离。海子的言语中常常流露出强烈的疏离感。他感到自己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为其中的种种现象所厌弃,这也加剧了他的绝望。他曾写“我当然与所有的人事物都相去甚远”。
3.自责。面对诗歌得不到理想评价和推广,海子内心产生自责,觉得这是对读者与文学责任的失败与背叛。这种自责同样会加重其抑郁情绪。
4.错失方向。有分析认为,在一定阶段,海子对自己的创作方向产生了困惑与迷茫,这也令其情绪低落,减弱生存的动力。他曾在《致橡树》中写“我的方向,早已不知所措”。
5.生无可恋。在绝望、错失方向、疏离社会的情况下,海子可能觉得生活已经失去意义,生无可恋。因而选择结束生命,以求最后的解脱。
6.冲动。也有观点认为,海子的自杀更像是一种冲动的行为。在诸多负面情绪的作用下,他的判断力被削弱,最终在一时冲动下走上绝望的道路。
综上,海子自杀前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他被绝望、自责、生无可恋等思想支配,同时也面临方向迷茫的困惑,加之酒精的作用,最终在一定程度的冲动下走向死亡。要理解他的想法,需要全面分析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