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当标准液温度超过20度,怎么对电位-氯离子浓度关系曲线进行温度校正

答:
当标准液温度超过20°C时,需要对电位-氯离子浓度关系曲线进行温度校正,主要步骤如下:
1. 测定实验温度:使用温度计精确测定标准液的实际温度,设为t°C。
2. 查找温度校正系数:在参考资料中查找20°C和t°C下银-氯电极电位的温度校正系数,设为αt。温度每变化1°C,校正系数变化0.1984mV。
3. 计算温度差:Δt=t-20°C。Δt为20°C与实际温度t之间的温度差值。
4. 计算温度修正值:ΔE=αt×Δt。ΔE为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电极电位变化值,也就是温度修正值,单位为mV。
5. 修正电极电位:将测得的各标准液浓度下的电极电位值减去ΔE,得到温度修正后的电极电位值E20°C。
6. 绘制温度修正后的曲线:以修正后的电极电位值E20°C为纵坐标,相应的氯离子浓度[Cl-]为横坐标,绘制电位-氯离子浓度关系曲线。
7. 根据修正后的曲线进行实际样品的氯离子含量测定和浓度计算。
举例:如果实际温度t=25°C,则Δt=25-20=5°C。α25=0.1984×5=0.992mV。若某氯离子标准液在25°C下测得电极电位为-80mV,则温度修正后的电极电位E20°C=-80-0.992=-80.992mV。据此绘制电位-氯离子浓度关系曲线和计算实际样品的氯离子浓度。
上述步骤是利用温度校正系数αt和温度差Δt对测量电极电位进行修正,计算出在20°C条件下的理论电极电位值,从而消除温度影响,绘制正确的电位-浓度关系曲线,这是电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温度补偿方法。